女书典型村落之——上江圩镇桐口村
2020-09-20 23:24:20 来源:  点击:

桐口村位于上江圩镇政府以北4公里与荆田村隔河相望,是已故女书传人义年华的家乡,也是女书“盘巧造字”的传说地。全村150余户,人口586人,有耕地面积837亩,其中水田750亩,旱土87亩。
村落建在大山脚下,与前边的良田却也有二、三十米的海拔落差,因此,下车后需步行上坡百十步才能到达村子的门户——卢氏门楼。从外表看,门楼庄严典雅,与其它村落的门楼无二,门楼后边紧跟着是宗族的祠堂,门楼与祠堂中间通过一个造型别致的亭子连接成一个整体,显得恢宏大气,亭子工艺考究,雕梁画栋,呈八卦布局的圆形屋顶。在祠堂大门上方高悬一块“乡进士”大匾,祠堂内彩绘、浮雕的凤、鸟栩栩如生,因此村人又把它叫“鸣凤祠”。“鸣凤祠”始建于北宋,已有上千年的历史,重修于明正德丁卯(1507)年,距今也有500年,嘉庆十八年(1813)再次重修,将“乡进士”匾悬挂于门眉上方,整个大厅的彩绘、浮雕以“凤”为主。
穿行于桐口村,弗如进入时间隧道,走进了明清时代。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古民居一座挨一座,外面青砖青瓦,清淡朴素,门庐则大多饰以凤、鸟浮雕彩绘,室内窗格窗花也都刻有凤、鸟等浮雕,门前两侧的石墩也是凤、鸟浮雕,无一不透视出村人崇凤习俗。据《卢氏族谱》记载,卢氏自宋代从山东兖州府曲阜县迁来桐口。在卢氏迁来之前已有洪氏家族,今洪氏祠堂尚在,但洪姓已亡,据推测,桐口立村已逾千年。村内清代中后期建筑物有50余座。特别是村内的卢氏门楼、鸣凤祠,用料讲究,做工考究,至今保存完好。历史上桐口村人文颇多,据《卢氏族谱》记载,从定居桐口至清朝期间,计有进士2人,秀才以上文人36人。
该村主要古遗址有二处。一是鸣凤阁。鸣凤阁位于桐口村东100米处,左邻潇水,始建于清顺治年间,阁楼为三檐八角攒尖式楼阁建筑,砖木结构,斗拱飞檐,阁基直径6米,高10米,登上阁楼,可远望青山,近观潇水,尤其是道县、江永交界的广茅大地可一目了然。二是桐口关。桐口关位于桐口村东北约300米处,始建于明代以前,是江永妇女于道县龙眼塘娘娘庙求神拜佛、读纸读扇必经之地,也是古时永明至道县必经之地,依山傍水,地势险要。据记载,明未清初,就曾经在此反复戮杀,史有“陷桐口,失永明”之说。桐口关现仅存《重修护龙桥碑记》一块,碑文中有“乃永道通衢,旧时宾宾如流”之句。据《江永县志》记载,清顺治四年有清兵驻守此关。
义年华故居是一座四水屋,典型的砖木结构,建筑规模较大,可想当年是何等气派,现在已多年没人居住,着地的木柱、门槛已逐渐在腐烂。如今在义年华留下的遗物中,最珍贵的要数义年华当年教村中妇女学习女书的女书手抄件了。据调查,村人卢岳甫家中还珍藏着一块残缺不全的三朝帕,该三朝帕由5块碎布拼成,出自本镇锦江村,系卢岳甫妻子蒋湘菊婚后三朝时娘家给她的贺礼。其他女书相关的女红物品,也只在卢菊英和蒋湘菊处发现零星的几根织带,都是她们自己在近些年所编织。

上一篇:女书典型村落之——上江圩镇浦尾村
下一篇:女书典型村落之——上江圩镇夏湾村